嘉兴经开区“3+1”网格化管理机制 筑牢建设工程安全防线


发布时间: 2025-11-11 04:15 信息来源: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:

近年来,嘉兴经开区创新构建建设工程领域“3+1”管理制度,通过“三级网格”纵向穿透与“建设管家”专业支撑的双轮驱动,实现监管效能与治理水平的双重提升。该制度以‌行业主管部门为一级网格‌统筹政策制定与资源调配,‌街道为二级网格‌强化属地执行与综合治理,‌项目部为三级网格‌落实主体责任与基层治理,形成“自上而下”的监管闭环;同时以“建设管家”为专业纽带,通过全流程技术指导与标准化服务,实现问题反馈与质量提升,构建起“纵向贯通、横向联动”的现代化治理体系。

三级网络分工明确,协同治理效能倍增

在三级网格架构中,一级网格由区建设交通局牵头,联合规划、综合执法、公安等部门,制定管理标准、统筹政策资源及跨部门协调,对标准化工地创建、建设用地、流动人员、反诈宣传、特种设备安全、渣土运输车辆等依法监督管理,每月对建设工程进行抽查、督导、复盘并纳入建设工程网格管理档案。二级网格由街道承担属地管理职责,负责日常巡查、问题上报。如通过网格员常态化巡查,及时发现并上报工地扬尘、噪音扰民等问题,联动一级部门快速处置;分析、布置、督促辖区内建设工程落实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、根治欠薪等工作情况。三级网格依托各建设工程项目部落实主体责任,确保问题在基层一线解决。通过内部自查自纠,结合“安全生产基金”机制管理,将安全、质量、环保等责任细化到班组,实现“小事不出工地、大事不出网格”。各级网格接受《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网格化管理办法》管理,明确职责边界、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,项目部每日上报安全隐患,街道每周汇总分析,建设局每月督导通报,形成闭环管理。

“建设管家”纵贯三级,制度建设夯实根基

“建设管家”的核心服务内容聚焦于现场安全,以“纵向穿透式管理”为理念,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的局限。服务团队深入项目一线,从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到作业流程的规范执行,从安全隐患的排查到整改措施的落实,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标准,确保问题发现一处、整改一处、闭环一处。这种“全周期、全链条”的管理模式,有效避免了监管盲区,显著提升了建设领域的安全管理水平。自2021年启动服务以来,经开区“建设管家”已累计巡检各类项目2716个,排查隐患问题21728项,对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83个项目责令停工整改,并跟踪监督直至问题彻底解决,形成“发现-整改-验收”的闭环管理。其“服务+监管”的双重角色,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有力支持。

机制运作彰显成效,“3+1”效能落地有声

嘉兴经开区建筑工地“三级网格”管理体系通过区级统筹、街道协调、项目公司落地的三级联动机制和“建设管家”的纵贯服务,在安全文明施工、质量管控及应急响应中展现出显著效能。长水街道长裕大厦工程作为区域重点建设项目,通过构建区级统筹、街道协调、项目公司落地的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,在安全文明施工、质量管控及平安建设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。一级网格明确12项标准化检查清单;每月组织跨部门联合检查,重点核查深基坑支护、高支模等危大工程方案执行情况;依托智慧工地平台建立风险预警模型,对塔吊监测、扬尘数据等实时分析。二级网格街道组建基层服务队,实施“每日巡查+每周会商”制度。重点整治占道施工、材料堆放混乱等文明施工问题,协调解决周边居民投诉3起,搭建社区沟通桥梁。三级网格项目公司网格设立专职网格管理员,建立“班组-工区-项目部”三级自查体系。推行“安全积分制”,将隐患整改率与班组绩效挂钩。该项目实现零安全事故目标,农民工工资专户覆盖率100%,获评2024年浙江省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优良工地。2024年台风期间,嘉兴经开区三级网格项目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,快速响应,各网格员24小时值守,排查加固临时设施90余处;二级网格四个街道预备组织转移工地人员2960余人;一级网格及时传达市、区防指指令。凸显了网格化综合管理在应急突发事件中的高效协同能力。自推行网格化管理以来,全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率显著下降,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,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。(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交通局 供稿)

打印本页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