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深耕“721”工作法促进商圈管理提质增效


发布时间: 2025-10-17 09:43 信息来源: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浏览次数:

随着县城高质量发展,商圈规模逐步拓展,为破解商圈管理难题,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转变工作理念,将市容管理“721 工作法”(70%问题靠服务解决、20%问题靠管理化解、10%问题靠执法保障)融入商圈管理全过程,有力推动商圈管理模式从“被动处置问题”向“主动服务赋能”、从“单一执法管控”向“多元协同治理”的积极转变。

“70%”服务为先,做好商户“贴心人”。在商户装修阶段“主动下沉”,发放《“门前五包”责任书》,讲解门头店招设置规范、“门前五包”责任内容、市容管理标准等,让商户从源头上避免违规。针对商圈流动商贩问题,在空暇区块、特定时段科学设置“插花摊位”,引导规范经营。针对餐饮业主建立商圈餐饮业主联络群,在线提供政策咨询、督促做好油烟设备定期清洗保养,成为餐饮业主身边的“法律顾问”。今年以来,已在商圈范围内发放《“门前五包”责任书》600余份,通过工作群、“面对面”方式解答问题280余个。

“20%”管理优化,织密日常“监管网”。将商圈划分为若干网格,实行“街长”负责制。每位街长在“责任田”内实现问题快速发现、快速响应。同时利用“智慧城管”系统、无人机巡查等科技手段,对出店经营、车辆违停、乱堆垃圾等问题进行智能识别和预警,通过“1+X”执法联动平台实现自动派单,大大提升管理效率。并引导成立“商圈自治联盟”,推动商户相互监督、共商共议,实现从“要我做”到“我要做”的转变,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已通过“1+X”执法联动平台快速处置商圈问题400余个。

“10%”执法兜底,彰显法律“刚性力”。在做好服务、管理的前提下,坚持“执法必严、违法必究”,坚决运用执法力量处理商圈内屡教不改问题,切实树立法律权威。在执法过程中,严格规范执法流程,确保商圈内相关行政处罚案件事实清楚、证据确凿、程序合法、处罚适当。此外,通过掌上武义、武义报美丽家园版面等渠道发布典型案例,开展普法宣传,发挥商圈内违法行为有关案例的震慑作用,提升商户法律意识,实现“处罚一个、教育一片、规范一方”的执法效果,为商圈持续健康发展筑牢法治屏障。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在商圈内实施行政处罚120余起。(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供稿)

打印本页关闭窗口